盡信書不如無書

宜蘭縣立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高級中等學校

陳昱秀

【得獎感言】

興奮得獎了!感謝武陵文教基金會與各位評審的肯定。我又可以吃大餐嘍~

當然,也要記得感謝從小庇護我的眾神!

Q.所以你有投嗎?

A.寫完了交了,而且沒有T和其他英文字

或許我該感謝慎獨,或許我們該檢討不該在得獎感言上留下摩斯密碼、互嗆等等。但期待你的下集回覆!


【得獎作品】盡信書不如無書

  我們家有四面牆。均勻分配給了四種最無用/或是最有用的信仰。其實我沒有信仰,出生到現在不曾洗禮、上教堂,只有逢年過節回家鄉會在祖先面前合起手掌,讓他們燻我一身「香」。

  從正門往前走,先入眼簾的是檜木製的長排書櫃,那是點點滴滴閱讀的痕跡,是第一面牆。值得注目的是一座手掌大小的金色神像,它叫迦尼薩,是印神話中最和善、充斥智慧的神祉—象頭神,坐落在書櫃的底端,用明亮的金色眼睛望著我迷惘的背影。傳說中,牠是雪山女神的兒子,兒時頭顱被濕婆砍下,是安了象頭才得以保下性命。之所以聰慧,是位經歷過,受人尊敬膜拜。位在在他腳邊的是他的座騎,一隻小老鼠,用自己不可思議的微小能力承擔著象神龐大的身軀與重量。

  我喜歡撫摸迦尼薩,因為祂的金色鼻頭和眼睛充滿神性,在家庭如爆炸般爭吵時,他長長的鼻子彷彿能吸收一切罪過。玻璃杯破碎的聲音;尖叫聲;雨聲;警車聲,一個也不放過。祂就是一隻大象,巨大,溫和,巨大的耳朵只聽不說。小小的老鼠只讀,不唸。

  再向前走,是客廳,沙發和電視相隔一排渺小的植物,那是第二面牆。花有時會開,但我喜歡它們落下的時候,那時才會意識到花朵比我脆弱的多。花朵上方有個懸空的小置物架,上面放了一張耶穌基督擁抱孩子的照片。祂慈愛的笑著,不曾因孩子長大會變壞而動搖,大大的鬍子像一片咖啡色的pizza。飯店抽屜裡的聖經說,耶穌會原諒所有犯錯的人,無條件的諒解。但我不是,所以我常常坐在沙發上與祂對視。他人會以為我在發呆,其實我是在質問神聖的耶穌,為何要原諒撫上腿的手。為何要如此善良,世界明明如此殘酷。

  「他人的手撫過我的腿,為何神聖的耶穌基督您選擇赦免他而不是給他報應?」

  祂沒回答我,依舊慈善的笑著,像他對所有人那樣。

  如果說耶穌是宗教的聖杯,那麼律法就是社會的禮堂吧!放置耶穌照片架子下方的電視劇播著一條條不公正的律法與判決。一點錢,一點冤屈,難道耶穌會看不出誰是不該原諒的人?

  壞人!願意給壞人辯解的機會,好讓他們多爭取一些寬容。或許信徒會說耶穌擁有大愛。但我不是耶穌,我只會帶著耶穌的笑容,為自己反平。與耶穌對峙似乎不是好選擇,不過沒關係,祂會原諒我。

  每個神話信仰故事,總充斥著不合理、不道德的劇情,大人卻總是告訴我們當格善良正直的人,卻沒發現連我們最敬重的天神也做不到。宙斯外遇、濕婆戰敗、太上老君蛀牙。皆有慾望、嫉妒心、憤怒和犯錯的時候。發現這個祕密的我好糾結,我身邊發生的,我身邊的人說的;天神被信奉的、神話記載的,好像存在著無法忽視的衝突。

  下一面牆是在耶穌的另一側,爐灶上的藍橘火苗燒煮著每一餐每一口,象徵最樸實的生命。那是地基主。一排柴米油鹽整齊的排放在爐架旁的長櫃上,薄荷的香氣會瀰漫在整個空間,如果安靜地聽,似乎能聽見柴米油鹽閒聊著八卦。

  「我們家姐姐是不是最近常跟媽媽吵架?」

  我都17歲了。當然會吵架,我心想,但永遠吵不贏。

  「是因為…那個男生?」

  這時候我會嘟起嘴。在學校整天被問東問西,在家還要被柴米油鹽折磨。

  「孩子,」鹽最擅長在傷口上舞動。「被禁止的愛情最被可望。」

  我不喜歡羅密歐與茱麗葉,他們死的一塌糊塗。

  偶爾的偶爾,地基主公與地基主婆會嘴饞可望吃點雞腿便當,只要祂答應我們家人平安健康就可以飽足一頓凡間食物。地基主踏穩整個家,默默地守護著。少許時刻我會祈求祂,如果我的眼皮莫名跳動的話。而祂每次都應允了我。

  洗盤子的時候,偶爾會胡思亂想。雖然月老跟地基主扯不上關係,但還是會請地基主婆幫我傳個口風。若月老要用地基主所祝福的烹調方式,來成全一段用火焰和熱情來煽動的人間佳話,卻決定在最可口/甜蜜的時候關火,讓一切到此為止。那我寧願忍受挨餓和孤獨,總比在火息之後,只留一絲奮力去嗅的餘味、餘憶來的好。

  最後一面牆在我書桌前,一張皺摺的透明膠帶黏著一幅畫,圖中是件黑色的披風,在黑暗之中製造出了剪影,一面閃亮的斧頭劃過天際,祂是羅馬神話中令人敬畏的神祉,冥王普魯托。祂知道我最多秘密,關於我的青春、我的思想、我的憤怒與我不完整的情緒。我知道將死神作為情緒垃圾桶不是太理智的抉擇,但建立在人類最深層的恐懼—死亡之上。我說出的一字一句好像都不是那麼重要了。

  教育部總是在擔心青少年壓力過大,做出錯誤的選擇,推出好多不適當的心靈輔導課程。我想我比教育部更有資格擔心,憂鬱的朋友;放不過自己的,一個,兩個,好多個。看著夏天穿著薄長袖的青年們,這是我必須保守的秘密,當個死胡同什麼也不說。只能向普魯托祈求,別再讓自己傷害自己了。

  在普魯托的世界觀中,象神的鼻子吸收多少負能量沒那麼重要,月老和地基主換工作沒那麼重要,甚至耶穌是否原諒我的對峙,也都不必在意了。

  我曾想過讓求助的人尋求信仰。但對於無信仰的我而言,這似乎不切實際。水流必須依靠山脈的陡峭在雪與沙之間流竄才能存在;月亮依靠太陽的賜福閃爍如此高雅;地震從海底的動亂中誕生。但人類似乎不需要牽強的與信仰聯繫。所以我找不到理由開口。

  或是說,無信仰者,有資格讓他人尋求信仰嗎?

  迷迷惘惘的有限認知內,充斥著懷疑與敬畏。年年難過年年過的日子彷彿就在一剎那之間掠過。

  幾年後,一次爭吵中,象神被東西擊中,落在地上,斷了一小截長鼻子,本來全金色的小雕像現在在最顯眼的地方留下一道破痕。我嘗試修復牠,但做不到。耶穌的照片也開始泛黃,布滿灰塵的相框讓耶穌看起來比以往更加滄桑,細腳蜘蛛偶爾爬過時會被原諒,對,被原諒。我手繪的死神破了,皺成一團,不知道第幾次被我從新年回牆壁上,死而復生。

  我以為我會跟他們一樣被削弱,變得有殘缺。但是隨著長大,好像在一切的沒那麼重要之中,依然尋到了重要的東西。當連信仰都一天天枯老,我卻一天天成熟。不知不覺之中,相機底片煥然一新,那些對天神的崇高敬畏和期盼的奇蹟似乎逐漸削弱。

  那天,久違地撫摸像頭神,想起童年因恐懼而望向祂乞求的雙眼;回憶斷了聯絡的烈火;最後閃過被我告發的那隻手與好久未曾見的短袖。我的手停在大象智慧的長鼻子上。

  那一刻,不知道從哪來的信心,我彎下腰對視那雙陪伴我童年的眼睛,慎重地告訴祂:「從今以後,我的願望,由我自己來靈驗。」


【評審評語 ◎劉克襄】

以四面牆的四位神明作為主角,描述自己家裡的生活。每面牆的人物都有作者的自我認知,以充滿信仰情境的氛圍展開。迦尾薩、耶穌基督、地基主和冥王普魯托,四個毫不相干,不同宇宙的神祇,因了作者的視角和感受,出現意義不凡的巧妙連結。

這一架構和思緒讓人驚喜。重點更在於,作者不俗的觀測,還有跟神祇間幽微的心靈對話。高中生便能駕輕就熟的表現,且貼切而生動的描述,不禁想為之擊節喝彩。

IMG_6355 IMG_6168 IMG_6451 IMG_6168-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