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許育嘉
- 散文組佳作
- 武陵高中
得獎感言
寫給所有在現實裡迷航的同伴。
原來十七歲的青春就是疑惑、跌宕與追尋的疊加。寫下這篇文章,想記錄的不只是做研究時鬱悶的心情,不只是對自我的質疑和念舊,而是日復一日想著、卻想不透的問題,關於成長,關於生活。
感謝武陵文教基金會與評審老師肯定我的作品,讓我有機會將一切苦澀與甘甜,好好存放在文字之中,留待研究。
得獎作品
研究,言舊嗡嗡作響的某臺儀器,在這安靜冷清之中顯得吵雜而令人心煩,吸一口氣,盡是刺鼻的丙酮氣味,戴著早已被汗水濡濕、緊貼在手心的乳膠手套,突然一陣暈眩……我到底為什麼在這裡?
我和一位同學正在進行專題研究。外頭陽光灑落樹梢,微風徐徐,舞蝶翩翩,我們正在化學實驗室裡做研究。
燃料電池的質子交換膜,當初聽到這幾個字時彷彿天方夜譚,對於兩個十六歲的高一學生,僅懷著對化學的熱情與專題課程的壓力,便走進這間實驗室請求教授的指導。初次踏入,放眼望去滿是從未見過的精密儀器與藥品,不知所措的我們呆呆地愣著,就像武陵人忽逢桃花源一般驚喜又迷茫,對於眼前的一切景物,找不到一個合理的解釋。聽著學長一一介紹那些從未出現在我知識範圍內的詞彙,只能傻笑著,然後點頭,努力將那些名詞把握在腦海,卻像流沙一樣,倏忽即空。「還有什麼問題或不懂的嗎?」「沒有了,謝謝。」掛著空泛的微笑,說出一句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話,但似乎真的想不到什麼問題了,可能是因為從頭到尾都沒有懂過吧,疑惑都不疑惑了。就像生活。
經過幾個埋首國家圖書館翻閱文獻的日子,終於正式開始了我們的研究。主要分為三個階段:原料製備、成膜、測試,環環相扣的過程,著實像一場刺激又華麗的冒險,一旦失敗,就重來,沒有轉圜的餘地。然而許許多多的成敗,都不是犯下錯誤的第一時間可以知道的,非得在往後的步驟都完成之後,再來個痛快又殘忍的一擊,就像下棋,從來不會清楚自己正在走入對手設下的陷阱中,只是不知不覺的失了掌控;就像魚兒,從來不會發覺自己正在游向沒有出口的石滬裡,只是一心一意的勇往直前;就像人們,總在為時已晚之際才在悔不當初,早已擦身之後才覺得遺憾憐惜,如此陷入永無止境的失敗循環。
我們都喜歡這樣靜靜看著攪拌的過程。在磁石加熱攪拌器上,轉速四百、加熱六十度,如此剛好的和諧。小小磁石在膜材漿料裡轉啊轉,從原先混雜顆粒的濃稠,直至相互交融的澄清,都不曾停止轉動,無論容易與否。大概是看到自己的影子吧,想起那個同樣努力的模樣,成長的路上有多少關卡,我們不也是走過來了?正面衝撞的決心也好,及時轉彎的決定也罷,我們都不曾停下腳步,撞了再撞、跑了又跑,都是經驗、都是過程啊!總有一天,我們也會找到那片海闊天空的吧。
「我擁有的都是僥倖啊,我失去的都是人生。」在望著烘箱、待膜成型的同時,不自覺地哼起張懸的歌。啊,風光明媚的午後啊,現在的我到底為什麼會在這裡呢?明明就不是一個熱愛科學的人,從來都不是那種認知上「適合讀
科學班」的學生,那麼,我怎麼能夠如此毅然決然踏上迷茫的路途?這個疑問糾纏了我許許多多失眠的夜晚,在每個承受不住壓力的脆弱時刻,都不禁埋怨自己:我是不是真的做了錯的決定……。
猶記剛剛得知錄取消息的當下,徬徨、迷惘籠罩了本應雀躍的心情,一個對於科學班、甚至未來沒有過多想像的國三學生,竟然得到了這奇蹟般難得的入場券!不確定自己的興趣,不相信自己的能力,唯一確定的只是--這將會是一條艱辛而漫長的路,一段可能孤寂、可能傷痕累累的過程。
但,我願意放棄嗎?我能夠放棄嗎?
比起還未嘗試就先逃避的懦弱自卑,我想,勇敢過、努力過、哭過笑過後的自己才有資格評論當初的決定,「生命是一樁太美好的事情,無論怎麼活都是要後悔的。」張曉風女士曾如此說道。是啊,就算辛苦,也是要前進的啊!只有全力以赴,才能成長吧,至少,今天的我仍如此相信著。
眼前從烘箱取出的膜,有的皺縮、有的碎裂。果然還是失敗了啊。
親眼見證步向絕望的歷程是殘忍的。選擇接受挑戰之後,真的日子難熬,周圍高手雲集,更顯自身如荒沙大漠之中的一顆塵土,渺小而無力。自卑、懊悔與日俱增,就像是自導自演著一部注定悲劇的戲,獨嘗傷悲。不只一次累得想逃離一切,當傷口疼得落下了淚,從前高昂的鬥志如今絲毫不剩,徒增可笑。
可是,就算重頭來過,我還是會這麼選擇的。是啊,我還是會走上這條路的啊。若不是飛蛾撲火的倔強,怎麼換來淬鍊後的成長?一次又一次的嘗試、一次又一次的挫折,總有那麼一次,會得到點什麼的吧,哪怕微乎其微,都算是進步了。
難道不是嗎?恰恰在想要放棄的同時,膜終於成功通過高溫的考驗了。然而試煉接踵而來,測試才是最後卻最重要的階段。組裝、恆溫、量測,投入大量的時間只為求得交流阻抗儀的一個數據,看著圖形一點一點浮現,心好像也那麼顫著。
現在的我,似乎抓到了一個不快不慢、卻很和諧的節奏,在跌跌撞撞之間,終於學會何謂平衡。從小在練習寫作的日子裡,背誦了許許多多人物的生平故事與生命態度,他們成功勵志的故事讓我天真的相信著「努力就會成功」的道理,然而,隨著成長的路愈走愈遠,身旁的人開始告訴我要懂得妥協、懂得放鬆、懂得放手,朋友間的爭吵、課業上的挫折、逐漸淡化於過去的夢想、想不透的人情世故,原來,世界沒有我以為的簡單,原來,沒有所謂運行的唯一法則。
我混亂了。這和從前口口聲聲的「堅持到底,永不放棄」不太一樣啊!那麼,我到底該堅持還是妥協呢?該奮不顧身還是量力而為呢?價值觀的衝擊,撼動了曾經堅強的信仰,內心的拉鋸、徬徨、迷惘,使得我沒有自信面對每一個決定,開始畏懼一切未知的事、隱含的風險,那些都可能是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而今,我想這就是進步了。原來很多事情不是那麼絕對,慢慢調整、休息、再繼續努力,腳踏實地穩穩地走,看著自己一路成長的軌跡,看著途中收集到的一個個故事、經驗、回憶。驀然回首,發現那個努力的身影,才是最動人的風景。
苦笑,交流阻抗儀分析出令人摸不著頭緒的圖形和負的電阻。生活有時候就是荒謬的吧,正因為有各式各樣的情緒與情況,才讓我們更懂得珍惜每一次的幸福與美好。
做研究,真不是件容易的事,就像生活,就像成長。
某臺儀器依舊嗡嗡作響,丙酮的氣味依舊瀰漫四周,乳膠手套依舊貼著掌心,外頭也依舊風和日麗。我們在實驗室研究,無論質子交換膜、過去、現在或人生。我可以清楚看見步步走來的每個腳印,看見每個時刻的自己,都如此努力著勇敢。
「在必須感覺我們終將一無所有前,你做的讓你可以說,是的,我見過我的夢。」
關於以後,讓我再好好研究,研究。
評審評語
宇文正此篇行文流暢,條理分明。從科學實驗的過程,領悟成長,理解人生,即使似懂非懂,亦彌足珍貴。
評審評語
徐國能這篇作品在科學實驗中重新思索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之路,全文完整寫出一個真實的成長歷程,樸素的文字和主題怡然契合,使人回味。
評審評語
鍾怡雯這篇散文表面上寫的是作實驗,實際上卻是薯由實驗的過程思索成長和生命。就像文中所說的「做研究,真不是件容易的事,就像生命,就像成長」。題目是缺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