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合珊

林合珊

  • 散文組佳作
  • 武陵高中

得獎感言

很開心能夠得獎。其實這篇散文的發想出現得很偶然(好像是我盯著櫃子上的魚缸時想到的),然後在很多天的校車上拼湊而成。腦中有很多關於魚的記憶,也使這篇文章成形。得獎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,往後仍會繼續隨興地創作下去。

得獎作品

魚與魚

客廳裡的長櫃上擺了一個玻璃魚缸,圓形的,上面削去一個淺淺的口。魚缸晶透圓潤,裡面是叢雜的水草,使得缸散發出一股子幽幽的綠。在水草的深林裡幾抹紅色或銀色不停地游移——身陷囹圄卻又不知深身陷囹圄,魚一直一直游啊游,牠們是否也有魚的思緒?游動時是否會思考某件重要的事?是否會感知到某件人不知道卻很嚴重的事?

魚有時候會發狂似地快游,有點令人震懾,那像是為了什麼而竭力求生,像是遭受莫大驚嚇而全心逃命。又有時候會以遲暮般的步調緩緩沉浮,宛如已然死去。

我蹲著,看著魚缸裡放大變形的魚,牠的嘴以一種讓人百看不厭的方式不斷地一開一闔,被圓形缸面放大的魚正對著游來,魚,始變成了外表陌生的生物。充滿水的柔軟與漠然,異域的冷酷和死亡的氣息——小小的魚缸讓我想到海生館數層樓高的大池,厚實的玻璃裡是眼睛白濁的石斑魚,牠們也是那樣直直地游來,黑洞洞的大口微張,直到邊界才一個側身以奶白的眼珠和鐵灰色的龐然身軀轟然地經過。

有的魚容易眼盲。尾巴舒展飄逸的黑色金魚,有著特大如鼓泡般的雙眼。剛買來時還是雙眼健全的,過了數月便已瞎了。如今已經記不起瞎眼是如何了,也許是混濁的,也許是凹凸而破爛的。但這尾金魚在我家的池子裡,活了很長一段時間,印象中有三五年,牠生命中的大半歲月是黑暗無光的,偏偏又最為長壽。

牠盲眼的日子裡,有肥碩的紅金魚相伴左右。這種金魚看起來腦滿腸肥,張揚放肆,和黑色金魚一樣有著能在水裡悠悠漫舞的尾巴。牠們的傲慢張狂與生俱來,而牠們的眼睛皆是完好的。不過也許是顏色太過顯眼,紅金魚最容易成為野貓獵食的對象。牠們的死亡有時卑微且慘烈,野貓闖進院子,從未加蓋的魚池裡撈出紅金魚,然後棄之而去。據媽媽描述,那金魚肚破腸流地躺在石板地上,依稀可見外露的脂肪。死亡,濕漉漉,暴露在空氣的死亡。自此魚池上覆蓋了菱格的黑色鐵絲網,池裡的魚,猶是日復一日的游動、進食。

家裡養過好多魚,爸爸朋友家更是,他屋旁有一個長條型的大水池,裡面是滿滿的大小錦鯉,高度密集的環境裡,只要撒下一點飼料紅白交雜的魚群立刻就會蜂擁而至。那模樣彷彿是狂熱的信徒,奮不顧身地推擠向前,有的身體甚至微微露出水面。即便如此,魚還是異常安靜。

可是魚也不是全然安靜的。有時候一片寂靜中會忽然聽見短促清脆的水聲從家裡的魚缸發出,是氣泡破掉的聲音也是魚破水而出的聲音,但其實真正是什麼聲音,由始至終從未弄明白。每次聽見那聲音,總是會擔心魚將跳出來並乾死在空氣中。

媽媽偶爾就會突然迸出一句話,說魚又少一隻了。魚沒有跳出魚缸,我趴在地上打開手機的手電筒搜尋櫃子椅子下,四周沒有牠失水的屍體;魚沒有沉在水草之間彷彿安然入睡,牠只是不見了。牠只是悄悄地離開了,那天牠厭倦了數年如一日一日如數年、時間根本沒有意義的生活,按下身上的毀滅按鈕咻地把自己燃燒為灰燼,留下一個費解的死之謎題。其實牠大概是自然死了,自然被其他魚吃掉了。到底魚和人又有何不同,人一開始可能會感到痛苦吧,日子久了,就變得無知無覺,甚至還來不及感到厭倦就在庸碌中死去了。

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魚餓急了把牠吃了。雖然媽媽每天都會規律安靜地餵食牠們,想是大概不會。但我曾經造成了這樣的事,這是罪孽,這是我每每想起都會打個冷戰的淤積在心裡不深不淺處的一潭污泥。國小園遊會撿來了一隻原本要被沖掉的大肚魚,裝在乾冰汽水高高的粉紅色塑膠杯裡,銀色小小一隻,脆弱得真的可以輕易從排水孔消失。我把牠養在小小的圓形玻璃缸裡,有幾條水草。過了一陣子,牠竟生下數隻小得稱得上渺小的魚,便能見到一整排的小魚在水中亂游的熱鬧景象。我不是很在意牠們,時常忘了餵飼料。這樣飼料時有時無地過了一陣子,小魚消失了幾條,稍微長大的小魚過了一陣子又消失了幾條。漸漸地,魚缸裡復歸為只有最初那隻園遊會魚。然後牠也死了。我看到牠沉在缸底就不想把牠撈起,數日牠又浮起,又數日牠已內臟迸裂。我才把牠倒在花園裡。

也許我不適合養活物,我只能看著上了發條的魚,盲目地在浴缸中泅泳。發條魚不會病不會死,被貓撈起來也不會如何,它只會吵鬧著橫衝直撞。那樣多好。無憂無感的發條魚也有發條魚毀棄的終結,以結果而論,牠和它是一樣的。然我還是偏愛死物,不用負責,隨手可棄。

說來,有的魚缸裡會有小屋水車,彷彿酆都的一角悄悄沉在水草之中,隨著打水幫浦的擾動,水車也會微微地來回搖晃。上面長著的毛毛水草絲絲在水中漂浮,是種不需言語的理所當然。有時候會有一兩隻透明的蝦,靜靜地、輕

盈地躲在水草之間,順著水流漂浮而上。這樣的寧靜,和除了死亡之外沒有變化的恆常,我也生不出什麼厭惡。安於現狀也是一種無力改變的美好啊。

評審評語

宇文正

這篇文字熟練,觀察細膩,對魚的種種細節描述,引人入勝。

評審評語

徐國能

這是一篇小題大作、小中見大的作品,從魚觀察、思考到對人生提出看法,寫作手法值得稱許。不過結尾稍弱,可以思考如何營造雋永之感。

評審評語

鍾怡雯

題目充滿想像的空間,可惜內容沒有題目來得有想像力。雖然如此,這篇散文仍然寫出了魚的生命史,以及最後得出「安於現狀也是一種無力改變的美好」這樣的體悟。